8月19日,由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在寧夏銀川開幕。大會主論壇上,烽火通信中國區執行總裁韓瑞發表題為《攜手共筑算網優勢,充分釋放數智價值》的主旨演講,詳細介紹了烽火通信算網基礎設施如何匹配國家“東數西算”戰略落地。
韓瑞表示,我國“東數西算”工程在促進西部算力經濟發展的同時,有效解決東部地區算力的成本問題,算力網絡將成為“東數西算”工程發展的核心推動力。烽火通信以算力為核心、網絡為基礎,助力運營商構建算力網絡,以匹配國家“東數西算”發展需求。
多樣算力全場景覆蓋,使能算力更泛在、隨需
在算力方面,烽火通信持續加大投入,助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,推出了智惠算力DIGITS解決方案,以多樣、融合、綠色、智能、高效、安全的算力設施技術為基礎,軟硬件全面布局,貫穿多個業務應用場景,讓算力像水電一樣隨取隨用。
韓瑞認為,算力的多樣性讓其更加泛在和隨需。一方面是算力平臺的多樣性,在此之上能催生多樣性的算力產品形態,貫穿一系列場景,有效覆蓋云、邊、端,讓算力更加泛在;另一方面是算力能隨需取用,除了基于多平臺、多產品的算力領域,烽火通信也逐步在算法、大數據領域做延展和遷移。在算法領域,烽火通信聚焦小模型的算法開發,以及訓練的模塊化、高效化、快速化、定制化。在大數據領域,烽火通信依托數據平臺,將大模型在多種算力平臺上進行遷移,讓大模型在生態構建上有更廣闊的空間。
在備受關注的綠色高效方面,韓瑞表示,從通算到智算,從CPU到GPU,功耗快速增長。為了踐行綠色高效的發展理念,烽火通信在兩大領域做了嘗試:一是構建基于液冷服務器、液冷單元、分配單元、冷卻塔等端到端的一體化解決方案,打造液冷機制,有效降低PUE值至1.15以下,持續壓縮成本,實現“風液同價”;二是在運維過程中加入AI推理模塊,動態控制避免升溫,實現空調系統能耗節約超過30%。
全光聯算,構建面向東數西算的國家骨干運力大動脈
在網絡方面,烽火通信持續推動智慧光網不斷演進,推出智慧光網LIGHTS解決方案,以極簡、智能、綠色、融合、高效、安全的光網絡基礎設施,滿足面向國家干線、區域干線、城域傳輸、業務接入等多種不同場景的需求,持續打造大帶寬、低時延、智能化的智慧光網絡,為算力業務構建堅實底座,輔以算網大腦,讓算力網絡支撐“東數西算”工程行穩致遠。
韓瑞表示,在網絡領域,烽火通信一方面助建國家“東數西算”骨干網的運力大動脈,匯聚產業鏈合作伙伴,共同推動400G網絡傳輸落地。另一方面在傳輸介質領域,烽火通信在G.654.E光纖預制和研發上處于領先水平,實現了棒、纖、纜一體化、國產化、自主化,已為三大運營商提供每年超過45萬芯公里的產品。
基于網絡的不斷演進,烽火通信在核心能力如器件、芯片等方面持續擴大發展邊界。同時,在關鍵器件和400G技術上,完成了相應的實踐,實現與運營商的多項合作。
在韓瑞看來,算網融合是未來算力網絡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。他表示,下一步烽火通信將推動算網融合,通過算力和網絡在交互前就能實現相應的數據和信息交互,再運輸到算力大腦,通過算力大腦實現統一的交互。最終模式是算網一體化內生,屆時網絡將融入到算力,成為算力本身的資源,讓網絡能夠催生出更多更新的應用。
央企攜手,踐行東數西算戰略,塑造新價值
當前,烽火通信在算力網絡領域開展系列實踐,取得了成效。在寧夏,烽火通信攜手中國移動和中國電子,為中國建材傾力打造綠色、經濟的新型數據中心,共同服務于中國建材集團數字化轉型,成為央企合作典范。通過產品和技術方案優化,提升整理空間利用率40%,縮短整體交付周期50%,水耗降低50%。同時,大容量OTN和多維度OXC設備部署實現算力跨區域規模調度,并支持未來向400G/800G國家干線融合,實現東西部算力直通。
韓瑞最后表示,未來烽火通信將繼續協助運營商實現算網深度融合,攜手運營商孵化各類創新業務模式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。
本次大會上,三大運營商圍繞“東數西算”戰略和人工智能技術,分別攜手烽火通信等多家廠商與合作伙伴舉行了發布和簽約儀式,共同加快推動產業生態建設。
中國移動在連接+算力+能力的公司戰略指引下,移動云業務迅猛發展,作為承擔國家“東數西算”戰略的國家隊,擘畫了“東數西算”業務布局藍圖。在本次算力大會上,中國移動聯合烽火通信在內的10余個行業伙伴共同發布了《中國移動東數西算業務布局白皮書》。
中國電信匯聚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,構建“政產學研用”深度融合、協同聯動的產業體系,共同發起全國(西部)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智能伙伴計劃簽約,旨在建成全國規模最大、業態最全、輻射最廣的大模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,聚集百家人工智能伙伴,推動實施百億項目,協力推動百企百億“雙百”計劃落地結果,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全產業鏈生態體系,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新的突破點、引爆點和增長點。
中國聯通寧夏分公司與烽火通信等50家生態合作伙伴簽署了“東數西算”戰略合作協議,進一步擴大了“東數西算”產業生態圈。